❶ 從平台到生態:Canva 創作流程再升級

Canva 於本週發布全新的 Creative Operating System,試圖將設計流程從「工具使用」升級為「整合式生產生態」。

這項更新結合 AI 助理、品牌管理、協作雲端與資料可視化等模組,讓內容創作、行銷與設計得以在同一平台完成。最受矚目的是旗下專業工具 Affinity 全系列宣布免費開放,正式挑戰 Adobe 的訂閱模式。

此舉不僅重塑專業設計工具的市場格局,也揭示 Canva 的企圖:讓創作成為無門檻、跨角色的協作行為。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www.canva.com/newsroom/news/all-new-affinity/


Lay’s Logo 全新品牌敘事體驗

Lay’s 宣布近百年來最大規模的視覺更新,並由 PepsiCo 設計與創新團隊打造。新版 Logo 保留經典黃色太陽,卻在太陽光芒上加強射線感,象徵馬鈴薯的生長與陽光養分。

包裝整體換上霧面質感、配色由傳統鮮黃向「食材色彩調色盤」延展以強化成分認知。品牌也同步宣布至 2025 年底將取消所有核心產品中的人工香料及色素,表示這次設計更新不僅是視覺美化,更為「從農場到包裝」的品牌敘事體驗,在視覺、設計、成分與品牌意義間建立新的整合框架。

🔎 資訊參考來源:
https://www.underconsideration.com/brandnew/archives/new_logo_identity_and_packaging_for_lays_done_in_house.php


聽見臺東:土地的聲音設計旅程

2025 年的臺東聲音藝術節以「多物種的糾纏 (The entanglement of multispecies)」為策展核心,將聲音藝術從傳統「背景元素」轉變為主角。

活動邀請藝術家深入臺東的山林、海岸、聚落,進行實地聲音採集與創作,以聲音挑動人與自然、物種與地景之間的對話。從戶外草地演出、跨域工作坊,到駐地論壇,聲音成為介質、場域、設計素材。這場藝術節不是單純聆聽演出,而是邀你透過聲音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節奏與生命。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taitungsoundart.tw/


設研院 × 衛福部:打造友善醫療環境

台灣設計研究院近期與衛生福利部醫院及社會機構管理會、 臺北醫院合作,針對醫療空間中常見的導引混亂、視覺冗雜與識別困難情況,提出「醫院導引系統設計指南」。

從使用者動線出發,透過色彩區域邏輯、統一標示系統、圖文簡化與空間視覺優化,為患者與訪客打造更加清晰、安心的就醫體驗。設計已於臺北醫院實地應用測試,顯示「人可自助找路、自信到達」成為可能。這代表設計不只是裝飾,而成為醫療服務中重要的體驗一環。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www.tdri.org.tw/zh-TW/news/619


視覺+嗅覺結合:郵票也能聞到可頌香氣

法國郵政 La Poste 於 2025 年 10 月推出一款以牛角可頌為主題的郵票,面額 €2.10,並採用含有香氣微膠囊的特殊油墨印製,只要輕輕摩擦即可釋放奶油香氣。

設計以金黃可頌為視覺主體,搭配極簡白底,營造出典型的法式早晨印象。這款郵票不僅紀念法國糕點文化,更重新定義郵政設計的邊界!它不再只是傳遞郵件的媒介,而是一次關於嗅覺、記憶與日常生活的感官設計實驗。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www.laposte.fr/pp/c/timbre-croissant-au-beurre


🧡 感謝你觀看設計週報,每週我們都會整理 5 則這樣與設計有關的大小事,分享在社群與網站上,希望可以幫你了解更多設計的最新消息(不侷限視覺設計)。

1.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更多人,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2.直接支持我們!可以參考我們推出的數位商品,這對我們會有很實質的幫助

3.追蹤我們的各個社群,可以看到更多我們的分享:https://kevinlearn.com

4.合作等重要需求可透過合作洽詢表單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