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❶ Apple Intelligence 開放繁中支援
Apple 於 11 月 4 日正式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全面支援繁體中文,包含 Siri 語音互動、郵件與備忘錄摘要、視覺智慧等功能皆同步開放。
這意味著繁體中文使用者終於能以母語體驗 AI 輔助的個人化服務。此次更新不僅是語言支援的技術突破,更是 Apple 在設計語言與文化在地化上的關鍵一步。從語音語調、文字語氣到介面排版的細節微調,都顯示出 AI 系統如何被重新設計以理解中文語境。

❷ 浪浪身影變成字體:華康×三牲合作
華康字型攜手三牲工作室推出「華康浪狗狗體 2.0」,將台灣街頭的浪浪身影,融入注音符號與字元筆畫中。新版本共新增 74 個注音文字與 10 組顏文字彩蛋,並以「黑/黃」兩款注音風格。
字型開放免費下載 (僅供個人使用並請詳閱使用說明),且與全家合作,推出專屬小卡與貼紙。透過字型設計,品牌從視覺語彙延伸至動物保護議題,讓「字型」不只是傳達文字,更成為一場充滿情感與社會意義的設計實踐。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www.dynacw.com.tw/support/support_download_detail.aspx?sid=43

❸ 東京都美術館:100 週年紀念 Logo
為迎接開館 100 周年,館方委託吉岡徳仁重新設計紀念 Logo,延續立方體構象象徵館舍建築與創造源頭,並透過簡化線條與透明感呈現「未來潛能」。
這次的視覺語言不僅承接館方原有識別,也強化「歷史厚度與當代開放性」的雙重意涵。從色彩選擇、符號化結構,到應用於導覽、資料刊物與展場視覺系統,整體設計彰顯出美術館在百年之際的再定位:不只是傳承,更是面向國際、持續創新的文化載體。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prtimes.jp/main/html/rd/p/000000945.000038211.html

❹ 地方經濟+設計力:品牌化商圈新風貌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在 114 年選定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高雄旗山作為「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四大示範商圈,通過設計導入品牌識別、空間美學與服務流程改革。
計畫強調「人、場、服務」三大關鍵,目的在於透過視覺與體驗設計提升商圈魅力,轉化為地方經濟活力。此次案例顯示:設計不只是裝修或標識更新,而是街區品牌化、體驗化與未來化的整體思考。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tdri.org.tw/zh-TW/news/624

❺ 機場翻新平面標識設計:提升旅客流暢體驗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在設計階段即將「視覺導引系統」納入核心考量。大廳採用明亮的主色黃色,電梯區為橘色,空橋為橘紅色,形成一套清晰可辨的色彩語言;同時,建築採用大面玻璃帷幕與流線屋頂,讓視線自然延伸,強化動線感。
加上先進目視導引系統規劃,整體標識、色彩、建築語彙合為一體,使旅客在複雜空間中更迅速定位、自信移動。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www.arup.com/zh-hant/projects/taoyuan-international-airport-terminal-3/

🧡 感謝你觀看設計週報,每週我們都會整理 5 則這樣與設計有關的大小事,分享在社群與網站上,希望可以幫你了解更多設計的最新消息(不侷限視覺設計)。
1.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更多人,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2.直接支持我們!可以參考我們推出的數位商品,這對我們會有很實質的幫助
3.追蹤我們的各個社群,可以看到更多我們的分享:https://kevinlearn.com
4.合作等重要需求可透過合作洽詢表單聯繫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