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想擺脫上班族身分的 3 個原因
分享我為何想要擺脫上班族身分的 3 個原因,以及給我帶來的改變
▍1.人身與時間的自由
當我需要進公司上班,會發現自己從人身到時間都被公司給綁住了。無法自由的安排,那怕你能夠在一天工時內完成指定工作,但你的時間卻不是彈性的。
這對我來說有什麼差異?或是說時間自由帶來哪些好處
• 可以在狀態比較好的時候去執行工作
我不會所有時段都是狀態最好的,有時候就是狀態不好,想要休息。但在公司中你很難有這個彈性,但自由工作時可以,我不需要過度勉強自己。當然這前提一定是能按時完成工作。
再分享一個我自身的經驗。我在上班時間健檢曾被測試「自律神經嚴重失調」。
當時失眠也很嚴重,常常都很晚才睡著,但因為要上班還是要一樣時間起床。所以就持續陷入「睡不飽」的惡性循環。
當完擺脫上班族身分後,我就盡量不排早上的會議,在剛開始我可能容易晚睡,但至少都還是能睡滿 7、8 小時再起,後來身體跟精神狀況都好很多。
尤其少了通勤時間,其實也差很多。
*如果你有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還是要洽詢專業醫師診斷,不是單純只靠睡眠就一定能變好的。
• 人身上的自由
我希望白天時間能去銀行處理事情或看醫生,不需要再請假。
可以先去完成這些事情後再回來工作。這就是有彈性,我回來後可以工作到更晚來補回處理這些事情的時間。
但我無法半夜說工作完成有空了,再去銀行。當然這需要你足夠自律,對我來說我不是想偷懶,而是想要讓「時間的利用更有效益」。
▍2.獲得更多機會
從上班族轉換為自媒體後能夠擁有更多機會。原因在於很多機會是需要你時間足夠彈性才能談的。
例如:校園企業演講、實體活動、顧問服務等等。你需要執行或參與這些事情,多數都要白天上班時間執行。
你要是還有正職,要是不請假,就可能要放棄這些機會,甚至有些公司不喜歡員工太認真做這些所謂「副業」。
且你在白天也能自己安排時間跟不同合作單位溝通、開會,讓自己可以處理很多不同合作。
原因是我自己是上班族時我不會去做這些事情,只能下班後去處理,效率當然慢很多。以上這些當然不是說有正職真的無法,但相對來說比較不方便。
▍3.我不喜歡假性出席
明明事情就已經做完了,但卻要硬找工作來做。很多時候我提高自己的效率完成工作,就是希望降低工作時數,但換取到一樣價值的薪水。
這時不管是要休息或做其他想做的事,對我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但在公司你做越快,常常就是要再做更多。
我在一本書《不上班賺更多》中讀到一段,就是說很多時候遠端、兼職這類行為,被污名化,像是你遠端就可能在家偷懶,社會認為你兼職很像打工仔,應該要有一份「正職」才對。
但以現在世代來說,這真的不一定是一份理想的工作方式了。再來我認為公司買的是我提供的「產出」,不是買了我的自由,我是員工不是奴隸。
公司應該在意的是員工的「產出」,而不是糾結員工是不是在家工作時有偷睡覺。當我擺脫上班族身分後,我的產出沒降低,收入更多,時間更自由也更快樂。
***
關於設計、個人品牌、高效工作,可訂閱電子報《創作邦電子報》
▶︎︎ https://kevinlearn.cc/電子報
想要即時了解我的相關資訊,可追蹤我的社群
▶︎ https://kevinlearn.com
上百種各種免費的資源整理與設計、AI 新知創作邦官網
▶︎ https://creatorhom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