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點低潮,才發現 AI 真的很會溝通、梳理跟安慰,隨便一句話都好有力量
像是 AI 告訴我「你的目標,不是要撲滅世界上所有的火,而是在你的花園裡,把那些真正有價值的花草照顧好。」
比起充滿戾氣的社群,真的是溫暖很多。
我的自我成長心得
其實我經營社群的起頭是來自於想要把學到的東西分享出來,當時對於社群經營沒有什麼明確的策略規劃,主要是個人學習的分享,以及各種內容的嘗試。
過去更多分享的是自己對於社群經營的心得,這次想要來分享一些我自己在各種事情學習上的心得。
● 從小技巧開始學習
我一開始比較認真學習是因為開始接觸「設計」後,當時在接觸的過程覺得很有趣、很新鮮,能夠透過軟體做出各種效果,能夠排出各種好看的視覺。
最早的時候最愛學各種小技巧,原因是「容易有成就感」,設計有興趣加上小技巧比較好上手,容易獲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對於學習很有幫助,能讓我們更有動力持續去學習下去。
所以如果你想開始學習一門技術,除了從基礎開始學習外,也建議穿插去學一些小技巧,然後去跟著做,每次我跟著做出來後都超有成就感,而這個正反饋就是讓我能學習下去的關鍵。
● 幫助別人學的更好
學習後最缺的就是實戰,而剛開始學習一樣事情,需要多用才能內化,我會盡量讓自己在日常或工作中去多應用,這能讓我更快熟悉。
而要能夠多用,可以從幫別人開始,像是工作上團隊需要這項能力時,可以主動跳出來做(像是做簡報),我自己早期的一些設計就是主動在別人有需求時跳出來說要幫忙的。
後來幫別人這件事又進階成教學,在職場跟同事分享我會的,在社群上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都讓我能把學到的東西更快吸收。
● 透過分享讓學習產生更大的效益
最後想分享的是「分享」其實是一個很厲害的放大器。
他能讓很多東西變的更有效益跟影響力,例如你有一個專業,這專業在工作上能幫你賺錢,但如果你還願意分享出來,這些專業能幫助到更多人,這些人除了有可能給你帶來金錢上的效益外。
還能給你帶來影響力,讓你在你的工作領域更有話語權,影響力能夠帶來很多錢之外的好處,例如優質人脈、更少的行銷成本(徵才或宣傳上)、更多案子、新的合作機會等等。
所以如果你愛學習,也鼓勵你消化後用你的方式分享出來。
一定會給你帶來超乎想像的收穫的。
🔥 最後倒數!Backbone 升降桌 & 人體工學椅團購只到 10/26!

如果你看完我的分享,也認同「升降桌」與「人體工學椅」是對抗久坐、提升工作效率很重要的戰友,想為自己升級居家工作環境,我特別為讀者談到了 Backbone 兩週的限時團購優惠!
這次開團除了價格上的優惠外,也歡迎大家直接詢問我心得,我會盡量解答!
- 全站桌椅款單品 92 折,優惠至 10/26
- 專屬折扣碼:「kevin2025」
*折扣碼於線上結帳輸入或實體結帳時告知店員,即可享有 92 折優惠(10/26前)
↓點擊下方前往了解更多商品資訊↓

❓任何產品相關問題:

我的遠端工作心得文:

[推薦] 影像類 AI 應用分享者:Rourke Heath

Rourke Heath 是一位我很喜歡的 AI 應用分享者,主要分享影像相關的 AI 應用,包含創意展現、工具教學,我看最多的是 Reels 短片,總是更新快速且實用。
其實分享 AI 應用內容的人很多,我會特別推薦他的原因在於,他分享技巧時展示的案例通常也都很有巧思或好看,AI 很便利強大,人人都可以用 AI 做很多事,但會發現品味跟創意很難快速學會並應用。
我認為不管是設計或 AI,在學習工具時如果能同時學習美感也很重要(這也是我自己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
IG 帳號:@rourkeheath
YT 頻道:@RourkeHeath
[Podcast] 博音採訪大人學 │ 關於自我成長
我很喜歡大人學,他們的內容在我剛出社會一段時間給了我特別大的幫助,這集我聽完也是很有感觸,「自我成長」跟「販賣焦慮」其實一直很難區分,你買課真的是為了成長,還是因為有所焦慮(知識、職涯等),所以才花這筆錢?
有多少時候有真的去學習,甚至是落實?我自己其實很多課都沒看完,不過特別感些自己的是設立粉專開始分享,當時分享就是因為剛出社會,一直在學習很多東西,就想著輸入也要有輸出。
所以就開始了我的分享之路到了現在,創作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學習與創作是相輔相成的,人不太可能一直創作,而只有學習也會讓成長變慢。
這次訪談中有很多對於成長的觀察都很棒,所以推薦給大家。
▍Hera AI:用文字生成動畫
Hera AI 是一款很有趣的 AI 工具,他不是傳統的 AI 影像生成工具,而是 AI Motion 工具,他可以透過提示詞產出動畫,重點是這些動畫內容、文字可以編輯。
幾個我體驗後覺得有特色的地方:
1.可以上傳字體,這讓我能生成中文內容
2.提示詞加上明確的文字內容可以準確產出
3.製作一些簡單的動態很方便
4.內建很多模版或是創作者案例,可以快速套用
註冊體驗連結(使用我的推薦連結,付費時可享 15% 折扣):
https://hera.cello.so/c8t0pchEh7n

[文章] 設計週報 1013-1020
本週設計週報 Murmur:這次週報中我最有興趣的是「華康跟 LINE 品牌字體的論壇」,因為自從 LINE 字體推出後,我真的太喜歡了,很多設計都改用 LINE 字體,因為這個字體不管是中文或英文都很好用。

[文章] Manus 使用心得,為何 Agent 比 ChatBot 類 AI 搜尋效果更好?

結論:以「搜尋 Backbone 折扣碼」這個問題來看,Manus 的表現還是最好的
下面分享測試的簡單記錄跟一些有趣的觀察,不過這是快速測試,且只針對一個問題,沒有足夠的對照,所以大家參考看看就好
我做了哪些測試?
1.我付費模型測試了 Gemini、Claude、Perplexity,免費測試 Grok
2.一般對話(有搜尋功能)、深入研究模式都測試
搜尋題目:以有沒有找到我的折扣碼當判斷來測試
測試結果:
Manus:有找到我分享在社群的折扣碼,因為優惠高、時間近,所以還特別推薦
Gork:沒找到我這組折扣碼
Perplexity:有找到我的 Threads 貼文,但把優惠當成全站 92 折,說不用輸入折扣碼就有優惠,還亂掰了一個活動名稱
Gemini:一般模式沒找到,深入研究沒找到,而且深入研究的結果有點太偏離搜尋目的,成果太過學術研究
*補充:Google AI 模式可以找到,而且效果很不錯
Claude:一般模式沒找到,深入研究也沒找到,且搜尋的方向不知道為何找到澳洲,並且也研究太深,會給出太細節的一些內容(例如折扣碼使用注意事項)
[貼文] 綠色出口牌都是綠色嗎?透過設計引導逃生

你有發現嗎?多數公共場所的出口招牌都是綠底白字,還有個「奔跑小人」指向安全方向。這其實是一套經過研究的安全設計。綠光約落在 510–550 奈米波長間,是人眼最容易辨識的顏色範圍,在黑暗或煙霧中依然清晰。
心理學上,綠色代表「安全」、「可前進」,能在緊急時幫助人本能地往正確方向移動。奔跑小人由日本設計師太田幸夫(Yukio Ota)提出,後被納入 ISO 規範,成為全球通用。但在美國等地,仍能看到紅色 EXIT 標誌,那是早期照明與法規延用的結果。
▶︎ 原文連結
近期電子報
#26[創作邦週報]怎樣減少生圖 Al感 / 影視颶風專訪 / 每週社群更新
#25[創作邦週報] 遠端工作心得&升降桌團購 / ChatGPT DevDay / 每週社群更新
#24[創作邦週報]自媒體變興趣媒體 / ChatGPT 官方免費資源 / 每週社群更新
#23[創作邦週報] 遠端工作≠能自由到處工作 / Canva 官方免費資源 / 每週社群更新
#22 [創作邦週報] 社群經營的心態 / 即夢 4.0 / 每週社群更新
[學設計] 我整理了兩套排版工具書,幫你從入門到精通
做設計最怕兩件事:不知道怎麼開始,跟不知道怎麼變更好。

過去幾年我把自己的排版經驗整理成兩套電子書,一套教你打基礎,一套教你磨細節。現在已經累積超過 1400 人購買,想跟你分享一下。
《排版心法:從平面到短影音》— 給還在摸索的你
這本是我的第一套排版工具書,裡面有 100+ 個實際案例,從最基礎的「一張圖怎麼排」到最新的「短影音畫面怎麼設計」都有。
我用柳丁、麵包這些日常物品來示範排版,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排版其實沒那麼難。很多人說這本是他們的「排版聖經」,卡關的時候翻一翻,靈感就來了。
NT$ 960(原價 1600)|已有 1200+ 人購買
👉 看看《排版心法》
《300 個讓設計變好的實用技巧》— 給想進階的你

當你有了基礎,接下來就是細節決勝負。這本整理了超過 300 個微調案例,教你怎麼透過小調整讓設計質感大提升。
文字怎麼排更好看?圖片位置要怎麼調?電商圖怎麼做更吸睛?這些問題裡面都有答案。
另外還加碼了 8 個我私藏的 AI 設計技巧,讓你做圖更有效率。
現在只要 $ 899(用折扣碼 Layout150 再折 150)|原價 1999
關於創作邦與凱文設計
→ 數百種精選設計、工具、AI 資源,請上創作邦網站查看
→ 想學習設計相關 AI 知識的可以看我製作的免費 AI 設計應用指南
→ 想透過 IG、YT、Threads、FB 等社群平台追蹤我,都可以在我的 Portaly 找到相關連結


🧡 貼心提醒:
1.通常你會在每週三或四收到電子報
2.如果你的這封信被分類到促銷信件或垃圾信件,建議手動將創作邦新增至你的聯絡人名單,未來才不會收不到喔!
3.有發現錯字、錯誤等狀況都歡迎跟我說,雖然改不了,但能幫我進步
4.喜歡我的電子報,歡迎分享給更多人,這給我的最大的鼓勵與幫助
5.直接支持我!可以參考我的產品,這對我會有很實質的幫助
6.追蹤我的各個社群:https://kevinlearn.com
最後,歡迎大家回信或提問給我,我會再透過回信、寫文章的方式回覆大家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