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❶ 瀨戶內 2025 秋季:藝術島嶼最終章
瀨戶內海藝術祭 2025 秋季 (10/3-11/9) 迎來今年最終章,橫跨直島、小豆島等 17 地,展現蔡國強《Head On》、草間彌生南瓜等 60+ 藝術家作品,融入亞洲文化與永續理念。
新 Tadao Ando 博物館與 Setouchi Asia Forum 深化對話,Triennale Passport (¥5,500) 暢遊全季,秋季單票 ¥4,500。從高松港啟程,官方 App 導航秋色島嶼,體驗藝術與自然交織的再生之旅!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setouchi-artfest.jp/tw/

❷ 攝影節主視覺:民主的相機登場
2025 年首屆台灣國際攝影節以「民主的相機」為策展核心,主視覺 LOGO 採用影像與幾何語彙融合設計,象徵攝影與民主之間的張力與對話。
透過交互裝置,觀眾可探索可見與不可見的觀察機制與權力結構。對設計而言,此次視覺不僅是一張海報,更是一個理念映射:如何讓攝影成為公共空間的可進入語言,以及如何在圖像語法中回應民主時代的敘述權。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tipf.tw/

❸ 報導者十週年:深度求真線上展
為慶祝十周年,《報導者》推出線上策展平台「深度求真・眾聲同行」,以「報導影響力」、「多元創新」與「媒體突圍」三大軸線回顧 2015 年以來的報導里程碑。
展覽介面設計採用簡潔視覺語彙與排版系統,使內容焦點落在文字與圖像的共鳴與敘事張力上。整體視覺設定雖保持中性調性,以避免過度渲染節慶感,但在動線與導覽設計上仍有待觀察其引導力與用戶滯留時長。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10th.twreporter.org/
❹ Figma AI 擴充 MCP 解鎖設計碼整合
Figma 最近更新 MCP 功能,讓 AI agents 能直接存取 Figma Make 檔案背後程式碼,而不僅是呈現圖像。這意味著 AI 可以理解設計結構,而不只是看到畫面。
另一項新功能 “Design Snapshot” 則支援將畫面快照轉為可編輯圖層,方便重用與迭代。這些功能在設計流程中可能提升效率與一致性,但也提出技術風險 (如版本同步、權限控管) 與設計語意完整性的挑戰。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www.figma.com/release-notes/

❺ 金點設計 2025 入圍名單揭曉
金點設計獎與金點概念設計獎於 9 月 25 日正式揭曉「年度最佳設計獎」90 件入圍作品,涵蓋臺中綠美圖視覺識別、華碩 ROG 電競手機、大阪世博 TECH WORLD 場館設計等代表作。
入圍作品來自全球 11 個地區,展現從在地文化回應到科技創新的多樣面向。決審過程依照標章得主中優中選優,最終得獎名單將於 12 月 5 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頒布。
🔎 資訊參考來源:https://goldenpin.org.tw/goldenpin/zh-TW/news/107

🧡 感謝你觀看設計週報,每週我們都會整理 5 則這樣與設計有關的大小事,分享在社群與網站上,希望可以幫你了解更多設計的最新消息(不侷限視覺設計)。
1.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更多人,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2.直接支持我們!可以參考我們推出的數位商品,這對我們會有很實質的幫助
3.追蹤我們的各個社群,可以看到更多我們的分享:https://kevinlearn.com
4.合作等重要需求可透過合作洽詢表單聯繫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