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少吃甜點,但是吃到好吃的甜點會非常開心,然後會想再次回訪店家的那種,可能因為甜點給我的感覺總是有總「幸福感」,一種我總是感覺很難體驗到的感覺。
社群經營的心態
我現在經營社群已經佛系到我要準備發新的內容才發現「怎麼某篇爆了或這篇怎麼那麼多留言」,但因為過了好幾天,就懶得回了
主要是心力真的放在其他工作上,分享就是單純想把有趣、有用的內容分享出去而已,很多時候連什麼後續轉換都懶得安排
我連 IG 用留言機器人都是因為 IG 連結不能點,這樣讓大家領取比較方便才用的
當然以上絕對不是什麼好的社群經營建議,只是我發現要長期持續的經營下去,就要保持這樣的精神狀態 XD
不然要堅持下去其實沒那麼容易,我自己的經營理念一直都是「我能持續產出才是最重要的。」
● 為何持續產出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大家會想追蹤某個帳號,多數時候就是因為想看這帳號分享的內容,這前提就是持續有內容產出。
所以我一直對於數據分析、布局規劃都沒那麼重視,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不重要,而是我的精力有限,比起花精力去分析,我想花更多心力在創作自己想創作的內容。
因為我分享的內容不純粹是為了追流量而生,還有很多原因是我覺得這內容不錯,覺得這樣寫下來對我也是一種學習,反而追流量不是首要,老實說要追流量,我在社群經營那麼久,各種奇奇怪怪的方法都看過。
硬要追的話,早就開始嘗試了,但我發現這些流量不是解藥,有時是毒藥,有時獲得的流量品質不好,可能還會帶來反效果。
● 我還是不後悔經營社群
但經營社群還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甚至是對我人生造成重大影響的一件事,假設不做,我的人生可能就會處於某個範圍,可能就無法接觸到更有影響力或更厲害的人。
回到前面提的流量,其實一百萬,甚至一千萬的觸及都比不過你可能因為寫了一篇很棒的文章幫助到某個公司老闆所帶來的合作機會。
也許這篇文章只有一百觸及,但帶來的卻是更好的機會,也因為這樣,我才會對於流量看的越來越淡。
當然不是說流量無用,流量有影響力,當你想要傳達某些事情時,流量會是很好的助手,但不需被流量綁架,或是說流量太多時候不可控。
「我們都應該找到其他增加影響力、獲得效益、帶來價值的方法與管道,社群只是某個方式而已。」
● 豐富人生體驗是我最大的收穫
最後想說的是,在經營社群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體驗了更豐富的人生」,不是兩點一線的生活,也接觸了很多過去接觸不到的人。
甚至因為這樣有了各種不同的嘗試,像是進攝影棚錄影、接到喜歡品牌的業配、認識很喜歡的創作者、開啟新的職涯機會等等。
經營社群雖然還是會有各種負面的留言、討厭你的人等等事情,但是當你認真付出跟分享時,總是會遇到認真對待你的人,像是正在閱讀電子報的你們。
人生很長,經營社群就像是突然擁有更多「觸角」,讓我可以接觸到更多人、事、物,到現在我依然感謝,感謝你們的支持,感謝 5 年前那個願意開始經營社群的自己,我想對那個自己說:
「我不確定這是否你期待的未來,但現在的我對人生充滿了期待。」

▍我所使用的筆記軟體

很棒的一篇文,我也曾經歷對於「筆記」的著迷,覺得記好筆記才能學好東西,但後來發現記筆記只是學好一件事中的一個環節,甚至不是必備的。
後來發現把學習輸出才更有效,但輸出的方式有很多種,筆記只是一種形式,甚至不是最好的形式,因為很多時候在記錄只是把看到的記下來,但沒有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我們只是記錄,但根本沒有真的學會。
尤其現在有 AI,記錄跟整理都是 AI 的強項,如果我們只是做這二件事,對於學習的效益可能只剩下增加印象了。
這篇再次讓我反思,不用崇拜某些工具或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

▍即夢 4.0 推出

4.0 的穩定度也很不錯,可以想像是類似 Nano Banana 的等級,但是擅長的方向不同,而且這次更新後文字穩定度更高,繁中也比較能正常產出,但我覺得還是不夠好,不過以目前速度來說,能期待明年可能就有穩定產出繁中圖片的模型了。
即夢圖片4.0模型 提示詞手冊:
https://bytedance.larkoffice.com/docx/L4vCdah1DoDg7axVdYGcoplSn9f
▍AI 應用案例分享
很喜歡這個創意,呈現的很好,讓 AI 的優點被很好的展示,又沒有常見 AI 有的廉價感。
65 years of Porsche.
— FLORA © (@florafaunaai) September 7, 2025
Spin your own revolution with Kling 2.1 first frame + last frame.
Here's how: pic.twitter.com/ync4xEQMXh

[文章] 設計週報 0901-0908
本週設計週報持續更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我們的更新喔

[貼文] PS+AI 怎麼用?
這篇想要分享 PS 的 AI 相關應用,主要分享
1.Nano Banana 腳本+PS 的應用
2. PS 本身的 AI 功能應用
如果你有用 PS 應該可以感受到這樣使用的便利性,可以在一個地方完成所有步驟真的方便,當然缺點就是要 API 費用,比起透過一些用到飽平台或 Gemini、AI Studio 免費用來說比較高成本,但這就大家自行評估了
不過這次這樣體驗下來,還是有一些簡單的心得
1.設計師的基本能力搭配目前 AI 技術可以更省時省力,且這些能力還是很有幫助
2.設計師過去累積的對於畫面、光影、排版、美感等素養,還是很重要,會影響最終產出內容的品質
3.不是有用 AI 就會有 AI 感,有些案例或是特別處理後,所謂的「AI 感」還是能夠不那麼明顯的

[貼文] 從沒注意過!中信小B遮眼是資產顯示提示

中信網銀 APP 裡的小 B 貓頭鷹,不只外型討喜,還有自己的「遮眼暗號」,這樣貼心又直覺的互動設計,一下就讓人明白隱私功能的操作原理,也讓使用體驗更有趣味。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注意過下列暗號吧!
(1) 完全不遮:全面顯示帳戶資訊
(2) 遮一隻眼:只隱藏總資產、只顯示存款
(3) 完全遮眼:隱藏所有資產資訊
原文:https://www.threads.com/@kevin_learn/post/DOOLHHPgJA3
[短文] GPT 明明也能改圖,但為何我自己覺得 Nano Banana 更好?

因為「穩定性」這件事太重要了。
可以看到我圖片測試結果,GPT 整體雖沒大變動,但是水豚顏色、竹子、水波紋路、石頭細節煙霧等等都變了。
而 Nano Banana 可以發現整體細節都維持一致,沒有 GPT 那麼明顯的變化,當然如果你對於細節不在意,覺得「大概像」就可以,那當然沒問題。
但很多時候人物、IP、甚至原圖修改都是追求盡可能不變的,那才是我覺得這次 Nano Banana 模型強大的價值所在。
支持我們的方法
1.可以透過 Portaly → 小額贊助、購買數位商品、支持我推廣的商品、我的線上課程
2.合作邀約,要是你喜歡我們的內容,也歡迎一起合作
3.把電子報、社群內容分享給更多人
設計接案人才徵集表單-持續徵集中
現在手邊開始有一些設計案需要外包協助,所以才製作了這份表單,未來我這邊收到一些案子可能就會在表單中尋找適合的人才詢問。
表單:https://creatorhome.notion.site/22aa988f56d88021b962d88ad3edd12b
關於創作邦與凱文設計
→ 數百種精選設計、工具、AI 資源,請上創作邦網站查看
→ 想學習設計相關 AI 知識的可以看我製作的免費 AI 設計應用指南
→ 想透過 IG、YT、Threads、FB 等社群平台追蹤我,都可以在我的 Portaly 找到相關連結


🧡 貼心提醒:
1.通常你會在每週三收到電子報
2.如果你的這封信被分類到促銷信件或垃圾信件,建議手動將創作邦新增至你的聯絡人名單,未來才不會收不到喔!
3.有發現錯字、錯誤等狀況都歡迎跟我說,雖然改不了,但能幫我進步
4.喜歡我的電子報,歡迎分享給更多人,這給我的最大的鼓勵與幫助
5.直接支持我!可以參考我的產品,這對我會有很實質的幫助
6.追蹤我的各個社群:https://kevinlearn.com
最後,歡迎大家回信或提問給我,我會再透過回信、寫文章的方式回覆大家
Discussion